work

怎麼做出企業家決策?企業家不是在優勢條件下求解方,而是改變約束條件本身。

早上聽《得到》頭條李南南的「怎則做出企業家決策」,其中提到「企業家不是在優勢條件下求解方,而是改變約束條件本身。」

對應到五分鐘商學院劉潤老師提到的「普通人改變結果,優秀的人改變原因,頂級高手改變模型」。真正能影響結果的,是改變模型、改變約束條件的人。

閱讀全文
Life work

離職創業1年覆盤:先把口袋挖深,才來達成理想

如果你是有一份正職工作,往後想嘗試創業、一人公司,且被「如何活下去」困住的朋友,希望我的小小經驗可以與你分享。

很多人創業是,一窩蜂地找到「感覺」可以賺錢的事業就衝了,欠缺考慮到在此領域上的專業認知、技術門檻是否足夠,比如加盟飲料店、賣吃的、開咖啡廳等。

閱讀全文
Life

全職創業一年覆盤:當責與備案,穩健的成長才能使企業永續、善待自己,只做有效的事

專注創業一年的成長,遠比我在過往任何時期都還要多,我學會了更機智的應對商務場合、溝通談判,我也能更同理他人遇到困難之時,需要何種協助,並且使雙方都有效益的完成一件事情。我對一件事情的評估不再只是喜不喜歡,而是做了有沒有意義,因為我更珍惜得來不易的時間與金錢,讓每一個舉動,都可以成為人生的養分,讓每一個投資,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有複利效應。

閱讀全文
Life

31歲,離職,然後創業:這次哪也不去|第六次揮別正職工作

有了每個人的真心以待,我也才能對世界敞開胸懷。

我是哭著提離職的。說來也很糗,出社會這麼多年我還是會在長官面前不小心落淚,但這次有忍超過三十分鐘。

「你所謂的成長是什麼?」長官問我。
一時語塞,很難說的上來。在我的離職文是這麼寫的

當我是專題記者時,我可以很有把握遇見我喜歡的受訪者,與之對談,聊聊經驗
當我是少女凱倫時,我可以和我喜歡的創業家們、欣賞的人們,成為生命中夥伴
當我是跨界創辦人時,有著各式各樣的責任,對自己的、對團隊的、對訂閱戶的

我是那麼的小心翼翼,卻也透露了身份的衝突。

閱讀全文
book

凱倫選書|往往沒有決斷力的人,都是因為不夠了解自己-《人生有所謂,決斷無所畏》電通執行長 唐心慧

其中一段印象很深刻的故事是,她14歲時帶著12歲的弟弟飛往美國求學,學著如何照顧弟弟,也在冰天雪地的狀況下,走到學校。而起初到美國時,她的英文並不好,後續英文能力提升,在校成績也維持頂尖,他當時因為英文考科關係,沒自信推甄常春藤學系,後來選擇了紐約大學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