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少女凱倫
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是儒家思想,也是華人世界的傳統依循,過去台灣社會也瀰漫著一股,「讀個好大學,找個好工作,未來就有希望」的風氣,但是社會逐漸轉型,全民意識抬頭,認為讀書不再是唯一選項,教育部開始一連串的教改,與廣設大學政策,多年後卻進而影響了私校倒閉,不以讀書或學歷為主的工作,則面臨門檻提高、薪資下滑,使得年輕一代的族群,成了窮忙一族,難以翻身,對未來產生茫然。
回溯台灣教育政策改革1994年政府回應教改呼聲,成立教改審議委員會,同時通過師資培育法,1996國小實施一綱多本,1997開放專科、學院改制,1999高中實施一綱多本,2002國中也實施一綱多本,2014十二年國教開始推行,直到今年108年課綱上路、大學學測開放五選四,即便有科目0分,也可以上大學。雖然表面上看似減輕學生負擔,但是重視人文素養與校外多元學習的表現,反而引發「貧富差距」之說,畢竟有的學生家庭,根本無法支撐學生參與志工活動或者研習營,甚至連要從哪裡取得資訊,都不曉得。
另一方面,國中和高中職教育固然重要,但十二年國教推行卻碰上了少子化和大學過多,但現在進入大學門檻低,學生一路升學,幾乎就是16年國教了。
學歷被彌平,學生表現被社會標準化,沒有一張大學學歷,似乎就是輸在起跑點,這樣的現象,該怎麼辦?
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就表示,大學屬於高等教育的一環,但他並不是國民教育,不應該普遍化,這樣的現象同時也反應到台灣社會人才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念大學。
在這種情況下,進入大學體系的學子,是否要繼續校園內的學習,開始成為年輕人反思的問題。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數據,106整個學年的總休學人數是20萬9392人。若加上退學的9萬1531人,106學年的大專休退學人數30萬923人,占大專生總數127萬3894人的23.6%,換言之,幾乎每4個大專學生就有1人休退學,至於相關休學理由,包括了「工作需要」、「志趣不合」與「經濟困難」等,其中因為志趣不合與工作需要而選擇修學者,明顯高於經濟困難的學子。
「不該去念大學的人都進去了!」陳柏宇今年21歲,高中與大學都休學,不需要透過學校,就能夠好好學習並實踐人生方向,他認為大學休學生的人數還會越來越高。
絕大部分的原因,是因為台灣社會家長或學校總是鼓吹「要考上好大學,就能找個好工作,與有好收入」
但是從學習、學生身分到職場工作角色轉換,不是每個家庭都會告訴你要怎麼銜接,陳柏宇說,即便是名校畢業,初入職場上還是可能會「被修理得很慘」。台灣大多學生還是到大三、大四才會意識到說「明年要找工作了」,再去找實習工作,但為時已晚,反而要繞路才能找到自己所愛。
以陳柏宇為例,他初次休學是在高三上學期,大考即將來臨,但他發現自己不知道讀完書、上了大學還可以做些什麼,很擔心一步錯、步步錯,不如先休學,去找尋自己的方向。
當時,陳柏宇想當獸醫,所以高二暑假就到獸醫診所實習,不過沒有執照,所以也只能在旁邊見習,但是透過進入職場看見工作者的生活型態「很確定自己不要什麼」。一開始家人不支持,並不是因為認為人生只有讀書可以翻身,反而是擔心人沒有在學校,會不會學壞,但後來,家長也轉換思維,「比較像是信任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不論好壞都要自己去承擔」
陳柏宇第二次休學是2019年2月15日,「日期記得非常清楚」,是大二下的寒假,就讀銘傳大學新媒體研究系,但是認為「老師沒有給我什麼,可能只是一份教材或者書本,就照本宣科,反而自己學比較快」;陳柏宇認為,媒體產業有很大部分是需要實作、實習,如果都是理論,你會發現自己看也可以,對於學生來說讀理論沒有沒有太大的幫助。
被問到「脫離學校會不會有慌張感、感覺怎麼樣?」陳柏宇說,自己完全沒有慌張的感覺,第一次休學後當然會迷惘,知道自己有在吸收知識,但是進步程度,沒有辦法很清楚,當時還靠著臉書加入各種專業社團了解知識,現在偏向學行銷、讀書會「直接跟擁有這項專業的人學習」,也能夠學得更快。
談到自己跟同年齡朋友的差異,陳柏宇認為離開學校以後,要先以維持生活為主,「先賺到才有資格談學習」;身邊的同學對於他休學的反應也分成兩類,其一是「覺得不意外」,因為他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意見,也常常參加校外組織,很多人對自己的理解就是只有一半在學校而已。
但,另一半的同學是不懂,「不拿這個學歷好嗎?」,陳柏宇卻認為「不會怎麼樣」因為
「我來這間學校要的目的,就是學我想要學的」。
他一開始就打定沒有要畢業,因此也少休必修課,挑戰體制;畢竟現在也有許多新創公司,是看能力不看學歷,未來如果從創業轉換到找工作階段,去找尋這樣的公司,拋出自己可以幫助對方的地方,也可以。
學者分析「每4個大專學生就有1人休退學」,其中包含學生選校時大多未考慮適才適性,多元入學2002年執行至今毫無成效,廣設大學政策是「徹底錯誤」,當初希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念大學,結果反而害了學子,浪費國家資源也浪費年輕人青春。
但是作為休學生,陳柏宇不想責怪教育體制,「我覺得有些東西就是那樣,固定在那裡,比如說原生家庭,你不能選擇,就要去找到適應的方法」。陳柏宇的自我學習方式是,使用數位工具,將自己想學的東西分類成主題;打開他的網路書店待購清單,一共有多達500本的收藏,多到清單已經達到上限,只好暫放在網路資料夾。
除了自學之外,陳柏宇和媽媽在新北市三重區開設共創學習空間,提供租借場地、開設課程讓朋友或者社會團體交流與分享,等於將自己第一次休學到第二次休學的學習付諸實踐,成為展演平台,並透過分享讓自己越來越好。
休學後的生活與學習成長,反而不因學校體制依照每個年級的安排學習而設限,能提早透過職場與社會、政治、法律接觸,而非像其他學生一樣,念書、專注社團和活動、打工以片段式的累積經驗,反而直接脫離校園,提早打破舒適圈,進入社會歷練,思維視角與觀點,比其同年齡的朋友來說,能更深更廣,對長期人生規劃而言,反而益處大於壞處。
脫離體制與舒適圈,並沒有這麼恐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