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 work

離職創業1年覆盤:先把口袋挖深,才來達成理想

如果你是有一份正職工作,往後想嘗試創業、一人公司,且被「如何活下去」困住的朋友,希望我的小小經驗可以與你分享。

很多人創業是,一窩蜂地找到「感覺」可以賺錢的事業就衝了,欠缺考慮到在此領域上的專業認知、技術門檻是否足夠,比如加盟飲料店、賣吃的、開咖啡廳等。

閱讀全文
Life

全職創業一年覆盤:當責與備案,穩健的成長才能使企業永續、善待自己,只做有效的事

專注創業一年的成長,遠比我在過往任何時期都還要多,我學會了更機智的應對商務場合、溝通談判,我也能更同理他人遇到困難之時,需要何種協助,並且使雙方都有效益的完成一件事情。我對一件事情的評估不再只是喜不喜歡,而是做了有沒有意義,因為我更珍惜得來不易的時間與金錢,讓每一個舉動,都可以成為人生的養分,讓每一個投資,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有複利效應。

閱讀全文
Life

31歲,離職,然後創業:這次哪也不去|第六次揮別正職工作

有了每個人的真心以待,我也才能對世界敞開胸懷。

我是哭著提離職的。說來也很糗,出社會這麼多年我還是會在長官面前不小心落淚,但這次有忍超過三十分鐘。

「你所謂的成長是什麼?」長官問我。
一時語塞,很難說的上來。在我的離職文是這麼寫的

當我是專題記者時,我可以很有把握遇見我喜歡的受訪者,與之對談,聊聊經驗
當我是少女凱倫時,我可以和我喜歡的創業家們、欣賞的人們,成為生命中夥伴
當我是跨界創辦人時,有著各式各樣的責任,對自己的、對團隊的、對訂閱戶的

我是那麼的小心翼翼,卻也透露了身份的衝突。

閱讀全文
Life

曦讀上癮|台積電是季季配!三個月就小額進帳 只恨自己怎麼沒早點學會理財啊?

天下雜誌出版的《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: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》,是由1985年就赴美國的財務規劃師闕又上所撰寫,他於2003年,為自己所管理的共同基金第一次購入台積電,等待18年,台積電成為他資金管理生涯中第十六檔10倍股,在本書中,揭露了台積電是如何搶下蘋果訂單。

閱讀全文
Life

「有思考的時間,才有思考的能力」人生、職場空窗期,為何這麼重要?

許多人,對與在家上下班的時間的掌握感還有生活的界線,是沒辦法好好拿捏,也開始對生活產生抱怨。我在想,當人們想要把上班、下班、生活、生存這幾件事情區分的很清楚時,是不是意味的,某部分的潛在意識,不喜歡自己長期處於某一種狀態,甚至這個長期也不過就只是一天8小時、10小時。

美國知名作家 Gail sheehy 曾指出,通勤其實是一種儀式感,將日常分成兩半:一邊是工作、另一邊則是生活,讓大腦有意識的切換自己不同的狀態。

但為什麼,工作不能也是一種生活

閱讀全文
Life

30歲以後!還能只靠夢想撐住人生嗎?

30歲時,面對著我認為給我挫折的Key man,解開了近兩年對自己的不甘心,那是一場溫柔、敞開心胸的對話,大概也只有那個當下,才願意選擇面對自己的心。

現今,我知道我不再需要別人給我的課題,來證明我的不足,並且透過別人給的挫折,來體會成長的感覺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