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有個讀者問了我關於職涯上的問題,其實問的問題有點廣,像是「剛出社會找工作怎麼辦?」,正當我思考時,他補充了一句「因為你的故事比較平易近人,所以想知道你的想法。」
這幾周我反覆思考這句話,過去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「幫我打分數」的問句,但是我仔細想想,的確有太多太優秀的例子,聽完分享後,當下會滿滿熱情充滿佩服,但是卻好像靜下心來,覺得自己似乎達成不了和對方一樣的成就,又開始畏縮起來,所以如此平凡的我的生活日常,應該就是大部分人可以依循後,快速理出轉換日常的方法。
盤點一下影響我的方法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「閱讀」,過去大學時期,我是不閱讀的,因為科系關係,我全是實作,拍片、錄音、美工、報告,因此這練就了我可以快速上台報告的功力,但遇到的瓶頸便是「沒深度」,包含寫文章也是很淺又尷尬。
曝光一段我三年前寫的寵物新聞,我昨天邊念邊笑
「這隻肉牛從小就被決定命運,長大的某一天,會被帶到屠宰場成為食物,害怕的牠,上半輩子都在恐懼中渡過,有一天,牠被帶上車,似乎是知道自己即將被殺了,所以眼淚不停地落下來,非常難過,似乎是在跟世界告別,讓人看得相當不捨,不過沒想到最後車子沒有開進屠宰場,反而來到一處廣大的草原。
這是新聞不是故事,三年後的我重新看一次我的文章,居然如此像國中生編故事…再看看現在的文章
「明明已經超越負荷,卻不切實際的,逃避身心靈在壓力環伺下的不舒適感,以及努力沒有獲得相對的報酬、斬獲之現況;更害怕作出反抗行為,諸如離開與走入另一階段,就說服自己的渴望,讓自己一直處於「最糟糕的情況下,告訴自己未來一切都會變好」,但這個未來沒有停損點,只能逃避那個心理渴望自由、解放、休息的自己。」
有沒有感覺像是兩個人寫的?
如果你想要短時間見證、感受到自己的改變,就是大量閱讀,並且反覆思考,刻意練習去擴增、轉換思維。這三年來,我買過的書已經超過上百本,平均一個月會看完兩本書,範圍遍布心理、管理、社會學、創業、職場等不同面向。
目前選書,我都是依照自己喜好去挑選,後來我發現我怎麼選都跟商業、職場有關,才發現原來自己愛挖掘的,就是這個領域,因此閱讀,除了改變思維讓自己更加成熟、視野更廣之外,更能去探索出自己的興趣所在。
接下來我會採取「刻意選書」的方式,比如只讀同一個作者的書,或者是只讀相關系列的書,讓自己 專精在某個領域,並且分類盤點手上原有的書籍,去一一深化。
不過,如果只是翻翻書,就結束那可能還不夠,因為沒有將書中知識實踐在生活中,你會覺得那些理論很虛無,只是心靈雞湯,只有短期效用。如果你「刻意練習」,將書中知識結合人生,去思考何者對自己有用、何者無用,為自己總結、客製化你的學習,這才是最棒的成長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