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牙塔 ( la tour d’ivoire )指的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學術理論,當我們形容一個人「活在象牙塔當中」,就代表認為對方「不食人間煙火、活在自己的世界」,如今隨著網路即時性、方便性、個人化等特徵,只要你有想法,人人都可以公開談論自己的觀點,這些觀點,會自己找到認同的人,形成小眾;若持續擴散將作者凝聚成「關鍵眾人」,那麼有一天,將會溢散至大眾,進而某種程度上,使新接觸者「從眾」。
媒體先知麥克魯漢( McLuhan )在1970年代以前,早形容「電子環境是一種神話」,且光憑速度,就能為我們重拾「把什麼事情都做得好好的」、「注重品質與細節」的峇里島人精神。
麥克魯漢當時的「電子媒體」指得是廣播與電視,他認為這兩者改變了大眾接觸資訊的管道,而置換到現今的環境,則是指「網路」。美國連線教育網創辦人保羅李文森,重新演繹了這段意思,他認為「時間」在網路時代被縮短,就是一種虛擬的神話。
舉例來說,今天我們在網路上發布的一個觀點與文章,很容易就被地球另一端的人看見,在過去的實體書寫的時代,可能得花上幾年,才能將學術觀點飄洋過海到另一端。不說這麼遙遠的事,光是現今我們利用網路傳布的觀點,很容易被原先不認識自己的人給看見,對方則會因文章書寫、觀點、架構邏輯來認識自己,形成主觀的第一印象。
當然,網路可以提供我們每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、自己選擇的時間,去追尋有關於「神話」的資訊,而將我們一人獨自去追尋真相的利器磨得更光,但沒有人能保證這些資訊都是真的。即便網路的確在協助我們,讓生活變得比較好,抑或者說,讓我們營造出自己真的過得很好的那種樣子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非象牙塔時代的鍵盤工作」,過去在工業時代,更可以說網路未興起的時候,人與人之間採用面對面溝通,相較現在彌平鴻溝或不在意落差鴻溝的機會很多。但到了現在,很多時刻,我們專注在自己的螢幕面前,思考社群經營的美工設計、文章撰寫的數量、觀點、架構,或沉浸在閱讀中,可能導致「雖然營造出網路形象,卻忽略了與人接觸、與世界接觸的狀況」。
網路時代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,從沒有想過透過寫作藉由網路的傳布,可以讓其他人認識自己、認同自己或認知自己。但當到了人人都握有權利可以發布不同形式的觀點,網路所帶來的神話感,會不會就此讓世界充滿虛構?而少了真實認知呢?
這是我正在反思的。
明明活在一個想去哪,交通都相當方便的時代,或者想跟誰認識都很方便的時代,不需要活在象牙塔裡的我們,卻關在螢幕前面,或者帶著筆電到咖啡廳,關在螢幕前面思考與撰寫。
擴散自品牌需要鍵盤工作,但減少與真實世界接觸,反而沉溺虛擬世界當中,構築生活的歷程,真的足以讓人了解我嗎?或者我真的有足夠的實力嗎? 人們對自己的期待是否太少或太高,這些網路與現實的落差,都讓我有很深的感觸。
雖然很諷刺的我正在以網路寫下這篇反思文章…但我還在學習。順便提一下,打完文章我發現麥克魯漢也提過,當虛擬到一種程度時,人們會「重新部落化」,也就是說會嘗試與現實世界拉近距離而「 解放自由 」,這是他40年前說的(真的是先知啊)。
1253字|30分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