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4-24

氣氛催化發酵!「線下社群」一窩蜂膨脹 真的有質也有值嗎?

部分社群活動本質參入了「氣氛催化」的元素 參與群眾一窩蜂熱情

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參與一些實體活動,他不是某個知名的作家、名人的演講,而是對某一種主題有興趣,或者大家的背景都類似而組成的實體活動?但是大部分的活動參加完,充實感大約只維持了一天,回想起來好像才發現,這些活動並非有質也有值。

我從前東家離職後,時間多出不少,因此這段期間,差不多5周,我參加了8場活動,平均起來是4.3天參加一場。

這些活動有規模大到2百人以上,也有比較小型20人以內的分享,因為當記者的關係,每天至少接觸10種不同職業的人,因此我對外界的感受力與觀察力比較強,所以透過活動很容易識別誰真的有料,活動「有質也有值」,讓我慢慢的道來。

有人會以為能夠受邀當講者,是因為他故事力最強也很特別,或者覺得他本身是個厲害的人,但有一些活動參加起來,你會發現講者似乎做了一件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,就覺得崇拜,但深入了解之後,才知道對方可能不太擅長應付現場演講,導致內容很空泛與無法做出一頁以上的筆記,或者他本人其實就很空泛,結果參與價格又特別高,(希望我的演講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,有的話可以跟我反應)

當然市場機制造就了售票價格,但真心地說,有些活動其實是參加「氣氛」的,部份的人覺得可以認識其他厲害的人的心情而來,當然這是有機會的,但我認為在參與者沒有完全開放的情況之下,還有活動本身參與者背景不夠聚焦的狀態之下,所認識的人,其實也就是那樣,因為大家就是一群人想來任是跟自己不一樣的人,但觀點的交流、切磋火花,是缺乏的,參加一場活動反而造成本自己與自己的內耗,分享想法卻沒有獲得同等收穫。

參與線下活動的目的如果沒有同等,很容易陷入某些好於表現人的展演平台

「知識交流是,你分享一個,我分享一個,最後我們都帶走兩個」,但常常我們迷失在交流的氣氛裡,彷彿覺得你很努力去融入一件從未接觸過的事情,就吸收到很多知識,起初你會覺得認識很多人很新鮮很開心很有收穫,但沉澱之後,會發現有些人可能只是把社群、社交當成自己的炫耀工具與「展演平台」。(我真心反感)

當然我無意去評斷一個人的好與壞,我也想學著去接受那些我過去不太了解或親近的一群人,但真的靠近了以後,心裡又會充滿反感,甚至反問自己「為什麼」對這類的人感到不信任。當然靠自已找不出答案,只能去稀釋自己心中莫名的情緒,然後再試問自己「為什麼」,加以釐清這樣的情緒是否不夠健康。

「社交需要勢均力敵」,我們都該搞清楚參加活動與分享的目的為何,社群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但需要有前提,如果只是耗時、耗錢,那麼把時間留給自己的創作與思考,或者鼓起勇氣邀約你真的想認識的人生夥伴,還有那些值得取經的人,這還比較有價值,能不能約到當然就看你有少實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