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和一些得以表現的機會「錯身而過」,心裡感到有些惋惜。這個機會雖然不大,但至少也是往前邁進的其中一步,沒跨過這個門檻,有一種還不能被真正認定的感覺。
很多時候,一點點猶豫,機會就會悄悄溜走,其中的原因,可能就是因為把「焦慮」表現出來,過去曾有很了解我的前輩,感受到我的焦慮時,給了我很大的鼓勵,她說「你是會把焦慮放在前面的人,但你都能把事情做的很好」,也有前主管說「你明明知道自己可以做到,也能夠做好,但怎麼就是自信心不夠?」
我覺得他們都點出了像我這樣類型人的問題,我們不是做不好、做不到,而是一直「擔心」自己做不好,怕完成不了他人的期待,為了避免這樣的「認知不和諧」。
因此我們可能會口頭重複「好緊張」、「我真的可以嗎?」雖然心裡想嘗試,但又不敢說「我要」、「我可以」就怕做錯了、做不好了,引來責罵跟異樣眼光,說到底就是害怕被罵,而想先給對方打個預防針,好似失敗了,也有個藉口能脫罪,其實我自己覺得這樣真的不好,該調整。
畢竟對於上司、長官來說,他們未必如此了解自己的個性,反而只會接收到焦慮的情緒,就會不夠信任自己,擔心把事情交給你會搞砸,這時候又陷入「是不是我不夠好」的負面情緒。
週而復始、惡性循環,不僅沒有機會好好表現自己,更因為這樣的「焦慮」讓自己越來越煩惱,失去信心,讓可以表現的機會溜走。
「機會總是偽裝成難題找上門」也因為如此,我自己的體悟是,把焦慮隱藏在心裡,別表現出來,讓自己消化這些煩惱,多跟機會交手,把每一次的表現當成是練習,反覆操作,讓自己更能確定本身工作狀態,增加信心,得到他人的信任,漸漸地就會被人看見。
當然這不是說焦慮不跟他人分享,而是在職場時要懂得適時包裝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