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創業風氣盛行真相是:年輕人對職場環境悲觀+沒信心
人們有多渴望創業,就代表對經濟現狀有多不滿」。台灣經濟低迷,加上長年低薪資、高工時;35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社會時,台灣又正邁入薪資停滯期,對職場失去期待的人,只好「把創業當成避風港」。先不論成功機率與永續性,或者是年輕人創業是否未先評估好風險,就一頭熱踏下去,如果抱持這樣的想法,就不將自己的才華展現,那豈不是可惜了嗎?
換位子腦袋當然要跟著換!換公司更得徹頭徹尾「改變」(下篇)
換了一間公司,就不像換了職位一般單純多了資訊接受量和權力了。第一次感受到換公司的截然不同,是在我從第一間公司到第二間公司的時候,兩者產業、職位、工作內容、文化制度皆完全不同,因而讓我在前一周就感受到滿滿的衝擊,深刻了解自己不得再像過去一般行事。
網路新聞超寂靜!只聞鍵盤聲急速來回”創作”文章的媒體公司
我曾在網路媒體待過約莫一年,文章被推到官方經營的粉絲團,是又熱烈又熱門,網友和小編互動看似有趣又熱情,讓不少人誤以為在網路新聞媒體工作相當歡樂,天天吃香喝辣、聊天打屁,和同事成群結隊出門,但其實,背後真實的環境,卻都只充斥著冷血的鍵盤咖咖聲。
換位子腦袋當然要跟著換!換公司更得徹頭徹尾「改變」(上篇)
換了位置就要換個腦袋,畢竟身分不同,要面對的場面、要承擔的風險跟著提高,如果還是像過去一樣做事,那不僅自己不會成長,連帶著組織可能也會出問題,當然換個一個公司就得更著改變更多的東西…
薪水不如預期就自闢道路!正職+兼差增加收入實際分享 28k→50K
一個月領26,000還是36,000元,如果前者是你喜歡的工作,後者不是,若選了後者,不就等於告訴自己:你的理想或興趣,一年只值12萬?大概我也深深受到這篇內容影響,做了這個瘋狂決定,因為如果要我現在再選一次,我恐怕做不出這樣的決定。
別撐了,一個人真的不夠!「交換流量」才能讓社群迅速成長
經營社群從來就不是求快,而是求【爆紅】,在爆紅之前,都是準備自己的時候,在準備過程中,透過【交換流量】,和新聞媒體互相交換,它獲得獨特、有品質也有流量的文章或影片,創作者則是獲得粉絲與名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