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產業限縮自己!從職業跨界培養移動式技能:洞察力、溝通力、商務開發
過往,我認為看待一份職業,要看待的是背後的價值觀以及職業培養出的價值觀,入職場前幾年,在採訪過程中,因必須接觸形形色色的人,時而是CEO、總經理,時而是菜市場的阿姨、叔叔,面對不同職業、產業、階級、身分的民眾,都必須轉換不同話語,藉以取得對方信任。因此那時我培養出「膽識」、「勇氣」,甚至是從工作中獲得了「成就感」。不過,內化的自我之後呢? 這些雖然是外在反應可以感受到的,但是對於職場或他人,是沒有太大影響的,唯一對他人有幫助、讓人可以感受到蛻變的,其實是「移動式能力」。
作為一個媒體人,只有熱血不能當飯吃 還得學著辨識人心
在做新聞當中,很多人都會說自己的好話,偽裝的讓你看起來,似乎他才是受害者,要學習的則是,如何辨別,釐清後不搓破對方,而又能不被當成工具,才是在這世道當中的生存法則。
自由工作者重回職場:善用能被理解的方式,爭取自我權益
不是你選了就無法回頭,而是,心態上的理解與改變,正因為這兩種心態都度過,你才會知道,原來自己是有所選擇的,在回到職場以後,你會更懂得如何用能被理解的方式,爭取自己的權益,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自由工作者檢視合作對象三大原則:守時、發薪、禮貌
在我觀察一個合作對象或者廠商的時候,會利用幾個點來評估要放多少心力,或者乾脆不開始合作,我老實說理性上覺得自己太過龜毛,根本沒必要在意,但我是很相信踏踏實實做事,不去追捧名氣的人(
短文變長文!如何寫出有溫度的文章-情境描繪式寫法
很多人在撰寫文章或描繪情緒的時候,會很直白的說「我很難過」、「我很傷心」,其實情緒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,你的難過跟讀者得難過一定不同,每個人詮釋傷心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樣,所以為了要讓讀者可以感受到你的悲傷,你必須捨棄掉「難過」這兩個字,以「情境描繪式寫法」來勾勒你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