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聽《得到》頭條李南南的「怎則做出企業家決策」,其中提到「企業家不是在優勢條件下求解方,而是改變約束條件本身。」
對應到五分鐘商學院劉潤老師提到的「普通人改變結果,優秀的人改變原因,頂級高手改變模型」。真正能影響結果的,是改變模型、改變約束條件的人。
早上聽《得到》頭條李南南的「怎則做出企業家決策」,其中提到「企業家不是在優勢條件下求解方,而是改變約束條件本身。」
對應到五分鐘商學院劉潤老師提到的「普通人改變結果,優秀的人改變原因,頂級高手改變模型」。真正能影響結果的,是改變模型、改變約束條件的人。
如果你是有一份正職工作,往後想嘗試創業、一人公司,且被「如何活下去」困住的朋友,希望我的小小經驗可以與你分享。
很多人創業是,一窩蜂地找到「感覺」可以賺錢的事業就衝了,欠缺考慮到在此領域上的專業認知、技術門檻是否足夠,比如加盟飲料店、賣吃的、開咖啡廳等。
自己的WP網站想要有會員購物車很久了,但是就擔心自己系統串接得不夠順暢,所以即使擁有功能一年半,也還是沒有積極開課,但就在今天給了自己突破,也要特別感謝業務潘潘在旁邊一直給予我鼓勵跟加油,在旁邊道聲「你是我們第一個Karen」、「你是第一個一小時開通的!」、「你是第一個第一天就有營收的!」不小心打開了潘朵拉盒子!
專案運行一年的時間,想跟大家分享這兩者運行方式的比較,以及過程中如何運用社群機制經營會員,又如何突破平台本身無實體活動報名系統的機制,達到會員經營與實體活動報名,說出來可能不少人覺得土法煉鋼,但沒有現在記錄下來擔心這段過程被遺忘,因此希望用這篇文章也能提供他人經驗
過去使用「人力銀行」四個字,是為了大家方便搜尋,但其實時代在改變,想了一想「人力」好像只是我去填充一個位置,個人的特質與特色被淡化,「銀行」又好像可以被提領的感覺,因此「人力銀行」其實把勞動市場的人才限縮了。
持續上班12小時、下班工作6小時,每天睡不到5小時的人生,這樣的日子約莫過了一年半…沒想到三年過去,我的一篇文章,已經可以因為個人積累跟專業度,達到一個上班族月薪的2倍,怎麼做到的?
在《人生不是單選題》書中我把自己的斜槓經歷,區分成三個大階段,分別是「零工經濟」、「斜槓」、「個人品牌」,又在個人人生上,可以區分成四個Step,分別是起步期、成長期、穩定期以及重置期。
在我觀察一個合作對象或者廠商的時候,會利用幾個點來評估要放多少心力,或者乾脆不開始合作,我老實說理性上覺得自己太過龜毛,根本沒必要在意,但我是很相信踏踏實實做事,不去追捧名氣的人(
「欸,講者你在哪?欸欸!」
主持人拿著麥克風大聲朝著下方呼喊,底下有近一千位行銷專業與會的場合,地點還是在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,與會嘉賓其中不乏CEO、創辦人、行銷長,甚至講者也有從矽谷飛回台灣、創業家兄弟共同創辦人、Gogoro產品長、Flying V 營運總監等知名品牌的負責人或高層主管,主持人竟然毫不掩飾的稱呼講者「欸!」,第一次聽到的時候,我真的非常傻眼;這時講者在舞台後方揮手或出聲,表示自己早就在後台準備了。